2021年9月29日 星期三

我们为什么抄不了日本足球的作业?

时间:2023-01-17 08:10:41来源 : 秦朔朋友圈

世界杯之后,足球离开了每四年才成为球迷的那群人,在中国又回归了“小众运动”的尴尬地位。

足球发达国家在绿茵场上体现出的理念、潮流和趋势,自然不是与世界足球脱轨日久的中国足球能借鉴的,而我们唯一的收获,恐怕是央视解说徐阳的那句话:“我去过摩洛哥,那里的足球很纯粹。”这句话之所以出圈,是因为它在网上被改编成了“我去过中国,那里纯粹没有足球”。

摩洛哥队历史性地杀进世界杯四强,创造了非洲足球的历史,但对于中国足球而言,最纯粹的比较级,当然还是一衣带水的日本足球。


(资料图片)

近年网络一个大热词汇叫“抄作业”,但在足球这方面,我们却很可能抄不来日本的作业,当然,这不是足球的问题。

|久保建英

从1993年创立职业联赛,日本足球与中国足球几乎在同时进入了职业化,而它们各自的结果,一如当年的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。

三十多年过去,J联赛蒸蒸日上,截至2021年夏季转会窗开启前,日本旅欧球员总数已经达到恐怖的451人。卡塔尔世界杯开赛时,日本在五大联赛效力人数为16人。世界杯落幕后,除了英超布莱顿的“三球王”三笘薰,苏超凯尔特人的“双子星”前田大然和古桥亨吾等人继续着亮眼表现,J联赛注定会迎来下一波留洋热。

反观中国足球的近况,金元时代的中超霸主广州队(前广州恒大)降级,无人问津;

不计其数的职业球员欠薪,无人问津;

一批顶级球队下赛季面临解散,依旧无人问津。

无论世界足坛怎么转,留给中国足球的仿佛只有朱自清的那句话——“热闹是他们的,我什么也没有。”

以往将两者类比时,我们说日本足球是“立长志”,而中国足球是“常立志”,每届主管单位换届都要画一个怎么也实现不了的大目标;日本足球有清晰的联赛规划与健全的青训系统,中国足球则在挥金如土和一贫如洗之间极限摇摆;日本足球有职业梯队和校园足球的双轨制,中国足球的注册球员人数,却早已输给了从前“压着打”的泰国和越南。

这些都是中国足球被日本足球赶超的因素,但今天,我想谈谈少有人提及的另一个范畴:足球文化。

就在不久前,日本J联赛发布了2023赛季的宣传片《不是四年后,而是两个月后》。标题的含义对于非球迷来说可能有些不明所以,因此需要解释一下。

所谓“不是四年后,而是两个月后”,意思是对日本足球来说,重要的不止是四年后的下一届世界杯,即便世界杯结束了,但J联赛再过两个月就要回来了。

四年一次的世界杯,是一个长周期,每年2月必然回归的J联赛,则是一个短周期。世界大赛上的日本队,是国家队层面的主线,而组成三级(J1、J2、J3)职业联赛的数十支球队,则是联赛层面的另一个主线。

两个周期互不干涉,两个主线相辅相成,既是日本足球的双循环,也是日本足球的正循环。

这个看似平淡实则蕴含张力的广告,用一种“双时间线”加“双主线”的结构,诠释了日本人对足球的爱,它的主角除了那些从联赛发轫、最终登上世界杯舞台的球员,还有在电视机前、在车载收音机前、在电脑前、在手机前关注着一场场联赛的球迷。

在身着琳琅满目的J联赛球衣的球迷阵中,宣传片有着这样的念白:

播报员念出了那个,我们曾经声嘶力竭喊出的名字。

曾在体育馆里见过的球技,那位选手又展示了出来。好像从屏幕中听到了那首,曾经玩命唱过的助威曲。曾经十分憎恶的选手(指联赛中敌对球队的队员),现在也觉得非常可靠(指当他披上国家队战袍时)。

我们一起度过的时间,我们一起体会过的心情,在球场经历的一切,都存在于他们此刻的身影。无论去到什么地方,无论在哪支队伍效力,无论何时,那位选手,都是我家的孩子。毫无疑问,他们,都是我们的代表。

狂欢结束后,日常也即将开始,接下来的主角们,大概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。说不定,就在平常那个体育馆的球场上。再一次从这里开始吧。不是四年后,而是两个月后。

中国足球的每一个周期,都是以“四年”为单位,都是为了冲击世界杯或奥运会,都是赤裸裸的结果导向、政绩导向和金牌导向,当运动规律与指标任务相违背时,我们选择轻视前者,而这间接导致了中国足球鲜有胜绩。

而日本足球则恰恰相反,本国联赛是他们永远的基石,如同老子所言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,日本人深谙此道。他们当然也希望在世界杯和奥运会上出成绩,但他们比我们更清楚,出成绩只能靠水到渠成,不能靠拔苗助长。

而最深沉的爱,就是宣传片中凸显的“陪伴”,是风雨无阻的陪伴,不计后果的陪伴,无怨无悔的陪伴。

日本队在世界杯出局后,主帅森保一接受采访那段话,其实也非常说明问题,除了真诚,就是它教科书一般地诠释了何为足球文化。

森保一是这么说的:

首先感谢让我们站在这个舞台的球员、足球大家庭的成员以及日本国民。这次还是没能越过16强的高墙,可我相信球员创造了新时代。我深信今后,只要日本足球不断追求更高的风景,一定会超越这堵高墙。

为此,请求日本国民继续支持这帮优秀的球员。整个日本团结一心向世界发起挑战,肯定能跨越这堵高墙。感谢大家迄今为止的支持。拜托大家今后继续支持我们,与我们一起战斗!

这段话中最触动我的,其实是“日本国民”这个字眼,森保一没有说球迷,而是说的国民。

我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,是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,同时也早被日本人当作了自己的第一运动,而日本国民与日本球迷是高度同构的,日本社会不仅真正拥有足球文化,而且大众也发自内心地喜欢足球,接纳足球,热爱足球。

与之相对的是,虽然很多中国网民总说骂国足是“恨铁不成钢”,但我们的国民却根本不爱足球,或者严谨地说,我们只有一小部分国民是球迷,而其中理性的、能接受现实的、不带民族狂热的球迷,就更是少之又少。

有句话形容得很好,中国只有一个队的球迷,就是“赢球队”球迷,对于这种人而言,只要他支持的球队输了,从队员到教练就都成了十恶不赦,人人得而诛之。输球不是钱挣多了,就是海参吃少了,或是家里房子太大,女朋友太漂亮,总之就是有罪,轻应当送去挖煤,重可以直接枪毙。

对此,足球评论员董路有一段总结:

一个世界杯来了,咱们都干什么了,咱们就净搞歪门邪道的,要么就是全民猜球,一辈子不看球的都过来买球,要么就为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在网上吵架——球出没出界啊,这个犯没犯规啊,是不是点球啊,VAR(视频助理裁判)到底错没错啊,梅西C罗谁牛逼啊,天天在这吵。

足球在中国是个如假包换的小众运动,为足球付费、为足球花时间、亲自下场踢球,并不是大多数国人的信仰,如果你不信,可以去略微了解一下俱乐部球衣的销售情况,还不信,就再去看看过去几年花巨资买转播版权的网络平台亏得有多惨。

至于学日本足球就更是个伪命题了。

中国足球与日本足球看似是同一大洲、同一人种,但实际却相差甚远。不少人总是希望快速复制日本的成功经验,但其实两国足球的发展阶段完全不在一个区间。

甚至可以说,日本的经验都是摆在那里的,人家并没有藏着掖着,甚至还希望带动全亚洲的足球水平一起提高。我们为什么学不来呢,答案也很简单。

日本的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去踢足球,中国的学生有大量的作业和升学压力;

日本的足球爱好者能找到大量的场地,中国这边则是寸土寸金,地都拿去开发房产;

日本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选择和社会保障,一个日本人足球踢不出来还可以读大学,大学踢得好还有机会进职业队,一边踢球一边从事普通职业也不会被歧视。

可我们的社会呢,是“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”,不同学历的收入相差很大,注定要影响阶层跃升,所以我们没有半职业球员;而职业球员走的是体校路径,意味着在读书和踢球中二选一,一旦踢职业无望,也没有回头路可走,前途立刻窄了,哪会有更多的家长去冒这个险呢?

很多今天还在网暴国足的人从没想过,再这么骂下去,踢球的孩子更少,就不是输给泰国、越南了,恐怕就要输给老挝和不丹了。

日本足球有个很著名的采访:“足球运动员”是日本小学生最向往的第一职业。可在国内,这个第一职业肯定是“公务员”,所以什么时候中国的小学生都想成为职业球员,而不是当官,中国足球就肯定会迎来飞跃。

与其动嘴皮子骂国足,不如想想你能为那一天的到来做点什么。

关键词: 中国足球 职业球员

(责任编辑:黄俊飞)

推荐内容

Back to Top